1,信用和诚信有区别吗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诚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可是,有的人把诚信和信用等同看待,以为诚信就是信用,开展诚信教育就是加强信用建设。这样理解似乎有失偏颇。这里,且作一些辨析。诚信与信用,二者有内在联系,又有明显区别。诚信属于道德概念,是诚实守信的意思。它用于人的行为,是道德规范;见于人的修养,是道德品质。诚信的信,意为人的内在善意和良心,即孟子所说的“有诸己之谓信”;按照北宋思想家张载的解释,就是“诚善于心之谓信”。信用则是指人们之间客观的交往关系,它在经济领域体现着“本质的、发达的生产关系”。所谓守信,就是坚守这种信用。人们常说的是人和人交往要“守信用”,而不是说要“守诚信”,原因就在于这两个词的涵义不同。马克思为什么把信用看作“本质的、发达的生产关系”?因为信用不是从道德的诚信产生的,而是从商品交换和流通的发展中产生的,是发达的经济关系的本质规定。比如,资本主义的商业信用最初就来自劳动力的买卖。其过程是这样的:资本要通过生产过程创造剩余价值,首先需要到市场上购买劳动力,劳动力的价格以契约的形式确定;但资本家是在买到劳动力并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或周末或月末)才付给工人工资,其间存在时间差,由此构成了劳动力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一种债权— 债务关系。马克思说,这就是商业信用的开始。商业信用,即从事再生产的资本所有者互相提供的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商业信用体现着一种互相依赖的关系:每个人的支付能力同时取决于另一个人的支付能力。每个人一面提供信用,一面又接受信用;每个人既有要求信用的权利,同时又有履行信用的义务。可以说,再生产的不同阶段都是以信用为媒介的,信用是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调节器。不仅如此,信用作为一种制度,可以把复杂的经济活动主体和社会关系联系起来,使市场经济流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以信用为媒介而存在、活动,消除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过程各个环节联系的偶然性和障碍;可以节约货币,加快货币流通和资本运动,从而加快社会再生产的进程;可以调节公私、公公、私私之间的矛盾,形成强大的社会资本,从而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它和竞争一起成为资本运动和市场发展的杠杆。显然,不能把信用混同于道德规范或人的道德品质。应当指出,经济活动的交易双方通过契约形成信用关系不等于就有了道德的诚信,因为这种关系只是在利益驱动和契约强制下形成的,并不是签约双方内心就必然诚实守信。人们可以看到,从古至今,在经济交往中,有德之人才会有可靠的、稳定的“良心”,但不能保证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正因为如此,我们说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基础。从这种意义上,可以看出市场经济作为契约或法治经济的本质之所在。信用可以量化为信用度,信用度标志着信用相关者的诚信状态。守信和失信,是信用度的两极。守信,就是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信任;失信就是违背诺言,背弃成约,从而失去信任。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守信就会赢得良好信誉和发展机会,失信就会失掉商机,受到惩罚。双赢来自信用。不过,经济活动并不取决于个别交易者的善意或恶意,因为竞争的强制性对每个交易者都发生作用。人们的诚信心理是变动的,而信用关系则是稳定的,只有稳定的信用才能稳定人们的心理。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开展诚信教育十分重要.

信用和诚信有区别吗

2,为什么信用是企业文化价值观的核心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显得更加重要和可贵。企业的发展需要诚信。诚信作为一种道德文化,可以为企业提供无形的道德力量,以诚信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将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一、企业文化与诚信内涵      专家学者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提出了观点:企业文化是一种共同的文化现象;企业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企业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笔者更倾向于后者。   企业文化一般包括四个层面,从里到外、由高至低依次为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物质层面。其中,物质层面最具体,它构成了企业文化的硬件外壳;行为层面是处于浅层的活动,构成企业文化的软件外壳;企业行为文化是指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制度层面则是在观念形态上的转化,成为企业软硬外壳的约束及支撑;精神层面是最核心的层面,它表现为观念形态和文化心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道德文化的核心。“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尚书》中,这里的“诚”主要是指对鬼神的虔诚,强调“诚”是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重要概念。“信”最早产生于殷商,本意是指对天地或祖先之神的真诚态度。后来诚信作为一词运用,其内涵发生了变化,外延也有所扩大。诚信不只是个体的道德品质,也是组织不断发展的必要品质。   二、构建以诚信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   对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要从企业文化的四个层面展开。价值观是精神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目标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核心价值观则是企业始终恪守的价值观。诚信对企业成败有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应建立以诚信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松下幸之助指出,企业可以凭借自己高尚的价值观把全体员工思想引导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这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根本。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对企业文化的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及物质层面都有重要的影响。将这种道德信仰融入企业文化,能形成上自领导下及员工的行为理念和行为规范。同时,诚信作为一种内在的信仰或品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诚信的外化行为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诚信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将成为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它将推动企业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诚信文化对员工的素质、竞争力的强弱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企业内部形成一致的观念及行为方式,有利于企业上级与下级、员工与员工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形成企业和顾客、消费者之间的诚信关系。   诚信对企业兴衰成败有着重大影响,可以说它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因此,企业要把诚信视为生命源泉。它一旦建设起来,就会对企业的各个环节加以约束并形成监督机制。这种诚信要求企业管理者对社会公众必须持有“共生”的态度,通过营造组织自身的优良文化来推动社会文化的提升,达到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共赢。   三、企业构建诚信文化的途径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构建企业诚信文化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在精神层面上,应建立以诚信为基石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诚信教育,让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形成诚信理念,认识到诚信对企业及每个员工的重要性,同时要将企业诚信价值观的培育与职业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企业诚信价值观具体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的实际行动中。其次,在制度层面上,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为企业诚信文化的建立提供制度保障;还应建立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这样可以对诚信者进行奖励,对背信者进行惩罚。再次,行为层面上,应注意诚信行为文化的培育。企业家和经营管理者要在诚信行为的建立过程中起表率作用,为其他员工树立典范。最后,在物质层面上,应加强物质文化层面的诚信建设。企业诚信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产品和服务等方面,企业要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确保产品及服务的质量。   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社会的支持与监督。完备的信用法律体系,可以给企业的诚信文化提供法律保障;完善的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体系,可以对企业诚信进行评估考核;另外,政府特别是为企业服务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取信于民,取信于企,为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树立榜样。
这个问题你要说他难,其实也很简单!信用!企业!价值!核心! 其实这些是紧密相关的!没有了信用你的这个企业也就失去了价值! 也许我懂得的好少!但是希望能给你提供帮助!谢谢!
还是简单点:没信用也就没有文化价值,企业只是空壳.

为什么信用是企业文化价值观的核心


文章TAG:信用  只是  一种  道德  信用不只是一种道德品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