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如何,应收账款管理的基本要求及合理制定信用政策的意义
来源:整理 编辑:企业信用 2023-07-03 10:30:18
本文目录一览
1,应收账款管理的基本要求及合理制定信用政策的意义
无论是应收账款管理还是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都有利于降低企业的风险。特别是企业的坏账损失率,同时还可能影响到企业的信用度。
2,如何制定企业应收装款严格的信用政策
帐款的帐字错了!严格控制逾期,就要把销售人员管好,对回款的指标列入销售的考核,梳理好企业内处部的流程,就OK了。应收帐款是一种商业信用,它是企业根据自己的信用政策以及对购买商的信誉、实力评估而确定的免息贷款期限。信用政策越紧,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就越短。信用政策越松,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就越长。
3,浅论如何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就是根据用户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客户的信誉情况制定企业合理的信用政策,这是企业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为达到应收账款管理目的的必须合理制定的方针策略。各类企业特别是煤炭能源型企业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重点管理好应收账款,事先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逐步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一是要确定正确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企业同意向顾客提供商业信用而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对于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判别标准。如果企业的信用标准较严,可使企业遭受坏账损失的可能减小,但会不利于扩大销售。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较宽,虽然会增加销售,但会相应增加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可见,信用标准合理与否,对企业的收益与风险有很大影响。在对客户提供应收账款的信用前,应该用信用标准来评估客户的潜在信用状况。一般的标准有四条:(l)资本。它表明客户的财务状况。(2)信誉。包括具体客户以往的付款记录和其承担偿债义务的品质和程度。(3)条件。即指可能影响客户的目前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4)能力。
4,信用政策的应收账款的收账
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收回账款,否则会因拖欠时间过长而发生坏账,使企业遭受损失。这些措施包括对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的监督,对坏账事先准备和制定适当的收账政策等。 企业的应收账款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尚未超过信用期限,有的则超过了信用期限。一般来讲,拖欠时间越长,款项收回的可能性越小,形成坏账的可能性越大。对此,企业应实施严密的监督,随时掌握回收情况。实施对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的监督,可以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其格式如下表所示。利用账龄分拆表,企业可以了解到以下情况:(1)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内。表中显示,有价值80000元的应收账款处在信用期内,占全部应收账款的40%。这些款项未到偿付期,欠款是正常的。(2)有多少欠款超过了信用期,超过时间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有多少欠款会因拖欠时间太久而可能成为坏账。表中显示,有价值120000元的应收账款已超过了信用期,占全部应收账款的60%。不过,其中拖欠时间较短(20天内)的有40000元,占全部应收账款的20%,这部分欠款收回的可能性很大;拖欠时间较长(20天一100天)的有70000元,占全部应收账款的35%,这部分欠款的收回有一定难度;拖欠时间很长(100天以上)的有10000元,占全部应收账款的5%,这部分欠款很可能成为坏账。对不同拖欠时间的欠款,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制定出经济、可行的收账政策;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则应提前作出准备,充分估计这一因素对损益的影响。
文章TAG:
公司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如何 应收账款管理的基本要求及合理制定信用政策的意义